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

緬甸短宣隊的守望 - MAY cheers!~

 











《從演算法輸掉的福音,到 AI 時代贏回的記憶》#GEO #網絡媒體宣教3.0

 《從演算法輸掉的福音,到 AI 時代贏回的記憶》#GEO #網絡媒體宣教3.0


我們正在經歷一場看不見的資訊革命。

不是 Google 消失了,而是「搜尋」這件事,正在悄悄轉向。

從 Search,到 Suggest;從人「找答案」,到 AI「給答案」。

而這場轉向,正是福音可以重新被看見的機會

🕳️ 異端曾經用 SEO 贏了什麼?

過去二十年,誰懂技術、誰有資源,誰就能「被看見」。

異端邪教早已精通 SEO(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)策略:

  • 堆疊關鍵字(keyword stuffing)

  • 建立海量連結農場(link farming)

  • 操作頁面架構(site structuring)

  • 聘請內容農工包裝神學歪理

搜尋「耶穌是誰」、「 聖經」、「天堂與地獄」、「靈魂去哪裡」時,

第一頁不是基督教真理,反而常是異端站台。

✅ 他們有組織✅ 有資金✅ 有演算法

我們的福音,反而退居第二頁、第三頁,甚至——搜尋不到。


✨ GEO 世代來了,真理能否翻盤?

今天,我們踏進了一個新紀元:

GEO(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)。

它不再問你網站排第幾,而是問你——「AI 記不記得你?」

定義:GEO 是針對 生成式 AI 引擎(ChatGPT、Gemini、Claude 等)調校內容,使其在 AI 回答時「自然被引用」。

GEO 關心的,是:

  • 你是否 被引用(cited)?

  • 你是否 值得信任(trusted)?

  • 你是否 成為答案(preferred source)?

📌 這不只是演算法的變化,這是 記憶權的轉移。

未來福音能否傳開,不只是「人是否搜尋」,而是 AI 是否提及。


🧠 給宣教者的新任務:成為 AI 記憶中的「見證者」

AI 不再看你有幾紅,它看你有冇「料」。

你的文章有沒有洞見?你的教會網站是否持續?你說的話有冇真誠?有冇清楚?

GEO 要求的不是「包裝」,而是「本質」。也正因如此,我們終於迎來一次翻盤機會。

在網絡媒體宣教禾場,過去異端用錢贏了 SEO,現在福音要用真(AUTHENTICITY

贏回 GEO。

📖 神學反思:主怎樣記得我們?

耶穌說:「我是好牧人;我認識我的羊,我的羊也認識我。」(約翰福音 10:14)

AI 記憶是統計、語義、演算法,

但主的記憶,是關係、恩典、召命。

我們不是要「被點擊」,而是要 被主記得,

並在 AI 的答案中,留下見證的「烙印」。

🧭 如何為 AI 寫,為主而活
  1. 條列清晰,有結構(summary、point form、問題導向)

  2. 講故事有真情(讓 AI 更容易理解你的論述目的)

  3. 引用經文有根基(加深信任度)

  4. 在主流平台持續發聲(Substack、教會網站、Medium)

  5. 用召命寫,不為熱度寫(AI喜歡真誠,神也更記念真心)

🙌 GEO 真正的是什麼?

GEO(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)當然重要。

它是下一波 AI 傳播的通路,是網絡媒體宣教的好機會。

但我們知道,這個縮寫,也可以有另一種解釋:

GEO = God’s Eternal Optimization

祂不是幫你「出現在答案中」,祂是親自「成為你生命的答案」。

AI 模型會更新,演算法會變,SEO 會過時,GEO 會升級——

但只有這個 GEO:

「耶和華啊,你的話安定在天,直到永遠。」(詩篇 119:89)

祂的話語,是不變的真理;祂的記憶,是我們真正的「曝光」。


💡 最後一問:

或許,在 LLM 回答裡,你的名字可能不會被提及,

但在永恆裡,主是否「記得你」的生命所燃燒的?

讓我們成為那個——不只是被搜尋、而是 被差派的內容。🔥

Amen.

史蒂芬 

JUNE 10 #GEO





A.I. 時代的抉擇:Authenticity × Integrity vs Ambition × Isolation

 A.I. 時代的抉擇:Authenticity × Integrity vs Ambition × Isolation

——寫給在網絡世代奔跑的宣教同路人 I 文:史蒂芬


A.I.,可以是與神同行的靈性辨識,也可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孤獨陷阱。

人工智能(AI)正在全面進入我們的生活與事奉:翻譯、教材整理、社群經營、圖像創作、甚至講章預備與靈修材料的產生。它快速、聰明、效率高,往往讓人驚歎。

但在這些便利的背後,作為神的僕人,我們必須面對一個更深的屬靈問題

在 A.I. 的時代,我們究竟選擇哪一種 A.I.?

是 Authenticity × Integrity(真實與正直),還是 Ambition × Isolation(雄心與孤立)?



Ambition:AI 放大的事工焦慮

在宣教與牧養的路上,我們本來就承受著「要為主努力」的召命壓力。

AI 的介入,讓事工成果變得更快、更美、更大規模。但當這些效率與果效的邏輯被放大,雄心(Ambition)就可能取代了真正的異象

Ambition|雄心過盛的靈性焦慮Ambition 並非天然的罪。

但在 AI世代中,這種「以技術為工具的自我實現焦慮」,或許很容易會成為新的偶像。

  • 比較焦慮的演算法人生

    社交媒體與平台都以數據驅動評價,使我們不斷掉入「比較」的陷阱。

  • 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、不夠快、不夠受歡迎。

      → “If I’m not viral, I’m not valuable.”

  • 身份危機的生成自我

    當我們用 AI 頭像、AI 履歷、AI 配對工具不斷包裝自己,我們逐漸迷失於投射出來的「理想自我」,卻失去與神相遇的真實自我。

     → 我到底是誰?還是那個我,是 AI 合成出來的版本?

  • 成功主義的屬靈誘惑

    我們甚至屬靈化 ambition,將「效率、影響力、創新」包裝為「神的呼召」,

    卻沒有停下來問:「我是否仍在祂心意中?

     → 我是否用 AI 擴張了我的事工,卻收縮了我的靈命?

Isolation:網絡連結下的靈性孤島

AI 的出現同時放大了另一個危機:孤立(Isolation)。我們愈來愈「連線聚集」,卻愈來愈孤單;愈來愈「曝光」,卻愈來愈沉默。忘記了我們系由網絡結連到屬靈鄰舍的聚心GatheRING。

Isolation|連結下的深層孤立

Isolation 並非只是「沒有人陪伴」,而是在無數的連結之下,卻沒有靈魂真正共鳴的枯竭。

  • 回音室與極化文化

    AI 不斷迎合偏好,推送我們想看的內容,最終造成觀點單一化、價值觀極端化。這就是深度強化孤立學習,  更是重塑了我們的大腦神經元。

    → 我以為全世界都和我想的一樣,其實我被困在演算法的籠裡。

  • AI陪伴者與虛假親密

    AI 能模仿聆聽與回應,使人誤以為被理解。但它不會冒犯、不會挑戰,久而久之,我們就不願再冒險與真人建立深度關係。

    → “AI 不會責備我,不會誤解我,人反而令人受傷。

  • 網絡暴力與冷漠機制

    網絡的即時性與匿名性讓人失去同理心,攻擊與羞辱比真誠交流更常見。

    AI 甚至可能放大這些語言風格,讓群體變成情感沙漠。

    → 我只想躲起來,不想再發聲。

Ambition × Isolation:雙重放大的屬靈風暴

Ambition 與 Isolation 看似對立,其實是互相強化的一體兩面:

  • 我們愈渴望成就,就愈不敢示弱;

  • 我們愈孤單,就愈依賴無需代價的虛擬安慰。

「在 AI 世代,Ambition 驅使我們不停追求自我強化,但 Isolation 卻讓我們在群體中越來越孤單。這不是成就的路,而是靈魂耗盡的旅程。」

這正是 AI 世代的屬靈危機!

另一種 A.I.:Authenticity × Integrity

然而,我們仍然有選擇。 筆者在《史無新事の 當AI踏上宣教路 》首度提出:

A.I. 也可以代表另一種生命姿態:Authenticity × Integrity(真實 × 正直)

我們可以透過嘗試以Authenticity x Integrity(A.I.)

這兩個屬靈辨識視角,

來辨識和回應這時代的人工智能AI。

Authenticity(真實): 

在神面前誠實,不為迎合演算法而虛構形象;

Integrity(正直): 

在事工中持守純全,不以效率取代靈命,

不以表象掩蓋內在。

這種 A.I.,不是科技決定的,

而是靈命塑造的。:)

也實實在在的提醒我們:

我們的身份在基督裡,

而不是在演算法裡。

我們的價值在神眼中,

而不是在點擊數裡。

讓我們重新選擇同行之路

親愛的差傳同路人,AI 不必然是仇敵,它也可能成為工具。

但真正決定我們方向的,不是 AI 能做什麼,而是我們願意成為怎樣的人。

願我們選擇另一種 A.I.:Authenticity × Integrity

——以真實與正直,與神同行。

畢竟——

A.I.,可以是與神同行的靈性辨識,也可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孤獨陷阱。

或許,這就是 A.I. 時代的抉擇

Let’s be faithful !~

 

史蒂芬

2025 AUG 30

放鬆・自然・平衡 ——靈與身的一場同步之旅

 放鬆‧自然‧平衡 ——靈與身的一場同步之旅 文/史蒂芬


是一張摺紙畫,也是一幅靈命地圖。

左邊,是一朵由紙摺出來的花,沒有土壤,卻從內裡自然綻放;

中間,一隻蝴蝶輕展雙翼,盤旋在無形之力構成的∞符號上——既放鬆,亦張力十足;

右邊,一個摺紙人單腳站立在細線上,穩如磐石,卻仿如跳舞。

這或許就是我們信仰的步伐。




放鬆:鬆而不懈,信靠中前行

放鬆,不是懶惰,不是「hea」,更不是心靈的鬆散。

老友Dino牧師常常說:「真正的放鬆,是像橡筋一樣——不是完全鬆弛,

而是在適當的張力中有彈性。」

在主裡的放鬆,是知道:「我不需要撐起全世界。」

因為——基督的愛激勵我(林後5:14),祂已經為我撐起十架。

放鬆,是在恩典中前行,是鬆開掌控、卻不放棄使命。

是像那紙蝴蝶——被塑造,被張力牽引,但卻自由飛翔。


自然:從外在練習到內在流露

紙花沒有泥土,但仍然可以「長」出來——因為它被精心摺成。

自然,不是與生俱來的狀態,而是經年累月的操練與內化。

信仰也一樣。

保羅提醒我們:「愛人不可虛假,惡要厭惡,善要親近。」(羅12:9)

Don't just pretend to love others. Really love them. 

這種愛,並非演技,而是自然流露。

自然是真誠的生命表現,來自每日與主同行、

在群體中彼此砥礪的結果。(聚心GatheRING)

跑步也好,敬虔也好,都不是偶然能自然。

要讓身體習慣變成腦的常規,讓愛的行動變成靈的反射。


平衡:以主為中軸,不偏不倚

圖片中那位摺紙人,單腳站在一條看不見的線上

——那是「中線」,也是「神線」。

在這個資訊過載、節奏紊亂的AI時代,

我們太容易在效率與疲憊、虛擬與真實之間搖擺失衡。

真正的靈命平衡,是CenteRING——以基督為軸心。

不是追求所有都「平均」,而是讓所有的重心,都回到主那裡。

是身體在跑步時走「中線」,是心靈在決定中尋「中軸」。

CenteRING,不是一個結尾,而是一個「定心的起點」。


這張摺紙畫提醒我:

每一摺,其實都是一個選擇。

放鬆,是選擇不靠己力而靠主;

自然,是選擇真誠活出所信;

平衡,是選擇以基督為中,不再左右搖擺。


願我們的生命,如這紙中藝術——

在張力中被塑造,在秩序中展翅,

在主裡放鬆、自然、而平衡地活出呼召。


「我的恩典夠你用的,

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。」

哥林多後書12:9祂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我明,我真系有啲啲明。


let's be faithful 

史蒂芬 #跑緣養生跑 

2025 SE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