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

良善 ● 忠心

「主人說,好!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…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。」(太二十五21)
Matthew 25:21

“His master replied, ‘Well done, good and faithful servant! You have been faithful with a few things; I will put you in charge of many things. Come and share your master’s happiness!’



我們每個事奉主的人,都盼望有一天見主面時,被祂稱為「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」。然而我們多談忠心,卻少談良善。作為神的僕人,忠心當然重要,但不要忽略是忠於誰的心。

耶穌在兩個分錢的比喻中,不論對賺了五千或二千的僕人(太二十21、23),又或是賺了十錠銀子的僕人(路十九16-17),都是先稱讚他們「良善」,後讚「忠心」。為甚麼呢?因為沒有良善,就沒有忠心,神的本性就是良善(太十九17)。忠心不單指勤勞,而是忠於神的心意,那位良善的主看重的豈不是我們良善的生命與行為嗎?

新約聖經中「agathos」(良善)或相關的字出現超過一百多次,在不同的處境有不同的翻譯。形容良善的人物有廣行「善」事的多加(徒九36),原是個「好」人的巴拿巴(徒十一24),及埋葬耶穌身體的約瑟,他為人「善良」公義(路二十三50)。但更多是指善行,對人有益、有好處、有美德的事,也有形容無虧的良心(提前一19;彼前三16),良善更是屬靈的果子(加五22)。若忠心是對神的心態,那麼良善就是我們待人接物的態度。人與人相處或共事,要指出別人的過失很容易,因為聖經說:「沒有義人,連一個也沒有。」(羅三10),然而要以溫柔、良善、恩慈相待,多說造就人的話就不容易。

或許我們也受這個講求成效的社會所影響,我們重視神的僕人是否盡忠,以為盡忠是可以衡量的,如作了多少事工,有多少成果,領受五千的,再賺五千就是盡忠了。但耶穌所講的那五千是代表甚麼呢?是人可以量度的成果嗎?還是只有神看為好的呢?是今天的成果還是永恆的成果呢?良善是不能量化,是生命的美德,是神的屬性。

良善是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的惡。在這個充滿競爭、責罵、批評的大環境生活,我們作為神的兒女及僕人,更應留意我們每天散播怎樣的種子於世上呢?撒良善的種子,收良善的果;撒苦毒的種子,收苦毒的果。若教會裏充滿恩慈良善的氣氛,相信更多人樂意參與事奉,也就更多人能經歷神應許所賜的喜樂了(太二十五21)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